茶、米、魚,是以往龍潭人最自豪的三大享受。椪風茶、龍泉茶、龍泉米、石門魚,一直是龍潭觀光的重要指標。我們可以實際進入茶園,看看茶園風光;也不妨進入漁區,看看漁塘矯捷的魚蹤……。
龍泉米
龍潭區公所建立有機農產品的行銷廣告,成立有機農產品的連鎖店,並藉著媒體宣傳,將有機農產品的消費者,體驗回歸自然的耕種環境,並提高農民所得、促進農村發展、大幅改善農業生產結構,將農業轉型為重視服務的三級休閒產業。 龍潭區三水地區,在八十一年度起依坡地農村綜合發展規劃內涵,逐年分項的投資、建設已具成果,計區劃區內有便捷的農村幹道及支線,周全的保育措施,起伏青翠的山丘,綿延的油綠茶園,江家百年古厝交織成一幅農村新景象。
伴手禮
龍潭除了著名的龍泉包種茶外,還有不黏牙的花生糖、一魚多吃的石門活魚,並極力推動有機栽培的良質米、芽菜、山野蔬菜等。軟泥花生糖為龍潭溫氏家族近年來,將傳統花生糖改良為精緻且多樣化之特產,其多種口味有原味、薑昧、芝麻、海苔、椰子、茶香等,成為色、香、昧俱全之休閒食品,與大溪豆乾成為桃園市二大知名特產。
椪風茶
相傳某茶農將乾茶挑到台北茶行販售,經茶行老闆沖泡試飲後對該茶葉特別喜好,經營茶業生意以來從未喝過如此具有甘醇香甜特殊風味,由其外觀形狀具有白毫芽尖,乾茶中具有五種顏色極為亮麗,於是以兩倍價格高價收購,事後該茶農於某日飯後聊天道出高價賣出茶葉引以為傲,卻說不出茶葉名稱,其他茶農認為「膨風」〈吹牛意思〉,經過沖泡後大家品嚐結果的確風味獨特。由於該茶香氣及外觀亮麗深受消費大眾喜好,以致爭相搶購 ,售價隨之暴漲,至此以後大家稱之:「膨風茶」、「椪風茶」、「灼煙茶」、「東方美人」、「五色茶」、「香檳烏龍」、「白毫烏龍茶」、「福壽茶」等等。 好的茶菁原料是決定優良茶葉之先決條件,「椪風茶」之茶經係已受到「小綠葉蟬」昆蟲群棲吸吮後之茶芽作為原料,無噴灑農藥之虞,成茶外觀呈現花朵般,外形具有白毫芽尖並帶有白、黃、紅三色,或白、黃、紅、褐、綠五色,色澤艷麗,具有蜂蜜及熟果香氣,及茶葉色香味之優點,沖泡後茶湯呈現橙紅色〈琥珀色〉,無論熱飲、冷飲均宜,當茶稍冷時滴入少許濃郁之白蘭地美酒,茶香溢醇,故被英國飲茶界喻為『香檳烏龍』。
龍泉茶
龍潭區出產的包種茶頗富盛名,民國72年時任省主席之李登輝先生為其命名為「龍泉茶」。茶區分布龍潭台地、店仔湖台地、銅鑼圈台地、三水村、三和村、三林村一帶,共規劃四處觀光茶園,開放參觀、品茗及採購,除了享受茶園的優美風光外,並了解龍潭的茶香風情,且為本區茶農帶來可觀收益。近年來,在精研的茶葉產品多樣化及宣傳茶葉的保健功效上,多次舉辦茶葉促銷活動,並朝多元化方式經營,讓民眾有機會學習採茶、製茶、泡茶、賞茶,以提昇龍泉包種茶知名度,延續百年地方特產。
花生軟糖
龍潭地區不產花生,但是製作的花生糖卻是享有極高知名度,龍潭早期時除了有種植茶樹之外,也兼做加工產業貼補家用,花生糖就是最重要的加工產業,經過不斷試驗及改良,創造出了聞名的花生糖。 龍潭花生軟糖為溫氏家族於近年改良傳統會黏牙花生糖所製造出來的特產,其特點為不但花生香,麥芽糖不甜膩、不黏牙,且強調不含防腐劑、色素及人工香料,一切保持自然原味。由於麥芽糖具有防腐及抗菌作用,保存時間較長久,因此可增加銷售點及區域。 近年除原味花生軟糖外,更發展出芝麻、海苔、香菜、椰子、薑味、巧克力、麥香等多種口味,同時也改良包裝,其能成為色、香、味俱全的高級食品。因此若開車路過龍潭,不妨注意路旁的花生軟糖廣告招牌,選定一家品嚐一下,保證滿口酥香,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