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目前位置 : 首頁 >  本區介紹  >  認識本區  >  龍潭簡介
友善列印【另開新視窗】 連結至桃園OpenAPI網站   張貼至「Facebook」  張貼至「Plurk」  張貼至「Twitter」 字級:

龍潭簡介

 龍潭區

 地方由來

       龍潭因區中心的一口陂塘而得名,這口陂塘原來的面積約15甲,水面蔓生野菱,故先人稱之為菱潭陂,南邊有湧泉,據說泉穴有白石,每逢水降石露,老天必定落雨,即使面臨旱季,潭水依然能保持一定的水量,絕不乾涸,倘使久旱不雨,只要祈雨於潭畔,總可獲得甘霖,居民深感它的靈驗,遂稱此地為靈潭陂,復又以當風雨之夕,嘗有黃龍出沒其間,乃改名「龍潭陂」,繼稱「龍潭庄」,另說閩音的靈與龍相近,故靈潭別稱龍潭。

 
地理環境
 
        龍潭區的面積總共有75.94105平方公里,就地形分布的狀況而言,龍潭區大部分位在臺地上,而臺地的海拔的高度大約是在150公尺至230公尺之間,東南邊地勢較高,西北邊地勢較低。龍潭區位居桃園丘陵臺地最南端,由於桃園臺地略成扇形,以石門為起點向西北放射成數階段漸次傾斜至臺灣海峽,因此本區地勢較高,地形也較複雜,大體可分為丘陵區 ( 銅鑼圈臺地及店子湖臺地 ),及平原地區 ( 龍潭臺地) 兩大部分。
 
        龍潭區原有省道台3線經過,自國道3號高速公路開通後交通更為便捷,地理環境優越,因大部份為丘陵地,山巒起伏,視野遼闊、空氣清新、茶園綿密,令人心曠神怡;更有分佈各處的名勝古蹟:石門水庫、龍潭觀光大池、聖蹟亭、龍潭大平橋(紅橋)、客家傳統聚落(三坑老街、大平聚落、大北坑)及建築、休閒自行車道等景點相隨,觀光資源豐富,是得天獨厚的好地方。

 

 
單車楓石門 龍潭觀光大池龍舟賽
單車楓石門 龍潭觀光大池龍舟賽
龍潭聖蹟亭 龍潭大平橋(紅橋)
龍潭聖蹟亭 龍潭大平橋(紅橋)

 龍潭節慶活動

近年推動-2月元宵節龍潭迎古董接財神活動、4-5月客家桐花季-桐雪紛飛賞桐活動、5-6月端午節系列活動(市長盃龍舟競賽、花火之夜)、7-8月龍潭大池假日廣場音樂藝術季、9月鄧雨賢紀念音樂會以及各里舉辦在地寺廟之迎神賽會等客家歲時節慶活動,將固有傳統文化及創意文化結合,推廣各式各樣藝文節慶活動。

 

 

 

 

 
水上高樁獅 元宵踩街迎財神 客家桐花季
水上高樁獅 元宵踩街迎財神 客家桐花季

 龍潭客家特產美食

本區仍保有農村景觀,種植茶園、稻米、有機蔬菜等農作物,茶韻稻米飄香,製成東方美人茶、龍泉茶、桃映紅茶、龍泉米,是送禮自用兩相宜之伴手禮,另有石門活魚、客家名菜、點心美食及季節性農特產品-三坑茭白筍。深受喜愛客家美食的老饕,前來大快朵頤,並滿載而歸。

 

瀏覽人次:42339 人  更新日期:110-07-18